宁王确实十分在意叶谦良被人用三十文买回去的事,还有他当做赘婿,并且现在为了那个夫郎不愿意回家的事也是他的逆鳞,不仅没人敢在他面前提,就算背后也不敢议论。
陈程才不仅提了,还想把叶谦良以前在村里的那些屈辱的事情说给他们听,哪个敢听,他们觉得陈程才这个人脑子有问题,不仅自己拎不清,还要害他们,以后谁敢接触他,怕他受他的连累。
他逐渐被大家边缘化了,平日里上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跟同僚们的关系处理的不好,还得罪了宁王,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有人想要巴结叶谦良,特意将陈程才的现状说给他听,叶谦良则将这些话转述给了林出尘,让林出尘高兴高兴。
林出尘看着陈程才过得惨心里就舒坦,可是他更想看到陈程才死。
林大人见他们两个在那边说小话,说着说着又拉上手了,虽然他们也谈完正事了准备吃饭呢,但是看他们两个这样子,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靠谱呢,林出尘真的是大夫吗?他觉得叶谦良就是离不开夫郎,才带着人过来的。
林出尘赶忙收回自己的手,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拿出一份药方:“我们临出发之前,我跟我爹还有许多太医院的人共同研究出来的一份药方,自然,里面还有我相公在书中看到的方法,药材已经带来了,先带我去瞧瞧病人,我按照他们的具体情况调整一下药材的用量。”
叶谦良在书中看到的方法是后来跟他爹说的时候后加上的,并未让太医知道,若是太医知道了,就相当于告诉了皇帝。
以前林出尘觉得自己爹就是个乡村普通大夫,医术比不得太医,可是之前叶谦良犯疯病,王妃请了太医过来,那段时间太医几乎日日都过来给叶谦良瞧病,从那之后,林出尘发现太医的医术也不一定比得过他爹爹。
他询问了他爹爹才得知,他爹爹的爷爷做过太医,只不过那时候犯了错被贬出宫,他们一家就离开了京城,离开京城的时候林河还小,才两三岁,并不记得以前的事,还是通过他爷爷奶奶口述才得知的老一辈的经历。
第177章
177
林大人听到林出尘要去看那些得了天花的病人, 很担忧的看了一眼叶谦良,想让叶谦良拦着一下,虽说他是大夫, 但是不代表大夫就不会被传染了。
叶谦良却说:“你还未接种牛痘,你就不用过去了, 给我们指个路, 我们过去就行。”
一瞬间, 林大人都觉得他们两个小瞧了这天花的厉害, 说起来也是,叶谦良以前一直在读书,而他的夫郎可能一直都养在后宅里,即便是会医书, 可能也是跟他那个会医术的爹学会的, 可能一个病人都没有瞧过, 即便是瞧过, 顶多是给家里的孩子、亲戚、丫鬟下人们瞧过, 看过的病无非就是风寒、上火之类的普通常见病,都是些小打小闹的东西, 跟他们这的情况天差地别。
叶谦良也是个不经世事的书生, 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受他们这得烂摊子,他甚至怀疑皇帝这是想让叶谦良死,还是说没人愿意来, 叶谦良这个不知道世间凶险的单纯书生就主动接下来了, 看叶谦良的样子,这么年轻, 正是希望满腔热血无处挥洒的时候,正巧听到他们这头受难的消息, 就马不停蹄的跑过来,他心善满脑子想着救人,这是好事,可脑子太蠢经验不足,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就是他的错了。
林大人不知道叶谦良的家庭背景如何,但他看对方的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来的贵气,能猜测的出他富贵人家出身,应当是从未受过任何的苦,他爹娘必定非常爱他,若是他就这样死了,他爹娘得多么的伤心。
林大人刚才还问了他有没有孩子,得知他有孩子后,更加忧心,因为林大人就是从小没了爹娘,好在有爷奶照顾长大,不过他的日子也并不如在爹娘身边养大的孩子过得好,可能因为自己儿时的经历让他触景生情,同情起了叶谦良和林出尘的孩子了。
“不如你将药方和药材给我,我命人去熬药,那些病人的症状都差不都,你们留在这边就行。”林大人想着城门都叫他们给封起来了,他们已经是铁了心不想走了,那就让他们待在安全些的地方。
叶谦良也知道他在担心自己,可是他的担心只会耽误事,就像是之前原主的大舅那样,生生浪费了他们那么久的时间,若不是大舅的耽误,说不准他们早就归京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叶谦良只好板起脸来,不让对方生出他很好说话的错觉,“我看林大人应当还没搞清楚状况,我受皇命而来,现在全城都得听我的,包括你。”
他拿皇命压林大人,林大人也没办法,只能听命给他指了路。
他们被安排的到了城中的一座庙里,庙里躺满了快死的人,林出尘看了一下他们的情况,心中有数了,回去后将药方的药量稍作调整,让林大人安排人熬药,他也跟着一起熬药。
叶谦良则带人去给林大人以及那些没被传染的人种牛痘,两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把林出尘都给累瘦了一圈,不过看着那些病人一点点的好转,感激的像他道谢,每个人看着他的眼神都像是再看神明,他心中非常有成就感。
以前还在陈家村的时候,他跟着林河学习医术,村里还有一位大夫,明明林出尘的医术甩他好几条街,而且那位大夫还经常乱开药方,遇到不会看的病的时候就胡乱说一通,宁愿乱开药也不想让人说他不行不会看病,可是林河不在村里的时候或者是林河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家宁愿去找那个不怎么行的大夫,也不敢让林出尘帮忙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