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到这些看不顺眼的恶习在永乐朝也有,朱棣就开始犯恶心。

    “这些男人精力旺盛就不能上战场打仗去吗?在家里吃自家人的肉有什么意义?”

    徐皇后原本拿着纸笔记录,被天幕上的内容气到把笔扔到了一边。

    她思索片刻,郑重地对朱棣请示:“陛下,此事臣妾想亲自过问。”

    朱棣好奇道:“皇后要亲自主持此事?”

    “是。”徐皇后有条不紊地解释:

    “以臣妾对民间女子的了解,就算陛下严禁此事,恐怕依然有不少女子‘自愿’给父母翁破割肉。

    女子有些话也不方便对男子官吏诉说,在家庭那个小范围里,官吏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事情,恐怕还是得由臣妾来做主,才能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的决心。”

    事实上,徐皇后不仅想要自己出头,还想带着宫中的女官亲自负责此事。

    也让民间女子看看,女子除了以割肉讨好长辈,还有其他的出路。

    大明的女官不如唐朝和武周时期的女官,不能对外参政,也不能结交外臣。但是至少在后宫的一亩三分地,她还是能做主。

    女官也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比如尚宫、尚仪、尚服、尚寝、尚食、尚功等,再往下还有司药、司珍、司膳等。

    目前因为朱棣重用宦官,永乐朝的女官已经不如洪武朝那样满员,许多职位开始被宦官取代。

    徐皇后就此事直言道:“陛下,民间女子更需要女官这条上升通道。女官本就属于职事官,更在意品德能力而非容貌,从民间挑选有才有德的女子,在宫中学习几年,到了年龄放出宫成婚,怎么也比在民间饱受折磨好。”

    明朝的女官制度,是朱元璋学习女官制度最完善的唐朝,多番商讨后决定的,设有六局一司,从民间选拔宫女、然后根据表现从宫女中提拔,也或者因为才华品德出众被举荐被征兆。

    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多次召民间有德寡妇入宫担任女官,其更重品行的传统也就传承了下来。

    永乐年间,不仅宦官多有取代女官的职位,还存在了许多空缺。

    朱棣有心废除这些被天幕点名的恶习,赞同地点点头,又问:“那让原本在这些岗位上的宦官怎么办?”

    徐皇后学着朱棣的语气反问:“这些宦官精力旺盛就不能上战场打仗去吗?在宫中抢女人的饭碗有什么意义?”

    朱棣顿时哈哈大笑。

    他倒也没拒绝。

    事实上,朱棣正准备成立宦官组成的心腹特务机构——东厂,把宫中的宦官从原属于女官的职位上挪走,正好填入东厂!

    【眼看着公公虽然服下了妾室割肉做的肉汤却并没有痊愈,主母狠狠心,亲手割掉自己手臂上的一大块肉,端给了公公。公公虽然很满意,但是依然没有痊愈。

    而主母因为受伤刺激了身体,也早产了。

    她却只生下一个女儿。

    有了妾室的对比,主母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即将因为女儿失去优势地位。

    一出月子,主母再次对自己动刀……

    公公没有痊愈,主母身体好一点后,终于下了最大的狠手:她亲自剖腹挖了自己的部分肝脏……

    故事的结局人们总是更喜欢美好结局,但是我既然出现在这里,明显是没有的。

    割肉挖肝的主母,最终的结果是伤重未愈而亡。

    在她临终前,她惦记自己唯一的女儿,久久不肯闭眼,丈夫和公婆承诺会看在她的孝心上好好照顾自己的女儿,主母才撒手西归。

    但是,人的承诺是具有时效性的,尤其是本就自私的人,对活人的承诺都做不了准,何况是对死人?】

    第65章 《我在大明当邪神》7

    【主母的鬼魂因为惦记女儿, 徘徊在自己家中,成了不能走太远的地缚灵。

    当她亲眼目睹女儿被无视、被虐待,愤怒中为了女儿能好好长大依然隐忍。

    直到女儿和自己一样被要求割肉给自己父亲、给她那个薄情的丈夫, 主母立刻疯了!

    女儿才六岁!让六岁的女儿割肉,你是想她死吗?!

    主母的女儿, 最终走上了和母亲同样的道路。

    ——死于割肉侍亲后的伤口感染。

    比母亲更惨的, 是才六岁的女童属于早夭,早夭的孩子没资格进祠堂和祖坟。草席一卷, 路边挖一座野坟,连碑都没有立。

    不受重视的女童, 连自己的大名都没人取。

    生前一直被忽视, 死后依然寂寂无名。

    主母彻底疯了, 冲破束缚,从地缚灵成为了厉鬼。

    她要复仇!她要这个家中的所有人为女儿和自己的死付出代价!】

    “什么伤口感染,没准是那妾室故意动手脚。”

    一群男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酒意上头,各个胆子大了起来,肆意敞开胸怀说起自己的真心话。

    他们说着家中的妻妾,带着调侃不屑的语气。

    男人宁愿承认自己好色、承认自己识人不清, 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害死子女。

    不少家中有妻有妾的男人,并非不知道妻妾会因为自己对对方产生敌意,他们甚至为了权衡故意偏宠谁, 在后院也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妻妾相争, 只要不危及自己,反而颇为得意。

    就仿佛看到一只小猫咪因为自己宠爱另一只小猫咪, 然后扑上去打作一团争宠一样。